读了这么多年的书,毫无疑问,《论语》依然是最好的一部!
《论语》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,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睿智的光芒。手捧着《论语》就像蹲坐在一个长者的面前聆听他的谆谆教导;又像是躺在旷野里,面对一轮皓月,追问内心。
很长一段时间,没有再看过《论语》,忽然在一篇文章里,读到一段孔门弟子问孝的文字,那种感觉就像在冬日里站在窗前,用手拂去玻璃上的水雾,光芒突然照进来,一下子照到了心里来,暖暖的,还有一种透亮的感觉。
这段文字是: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”
翻译一下就是:子游请教什么是孝。孔子说:“现在所谓的孝,是指能够奉养父母,就连狗与马,也都要饲养。父母和狗马都能养活,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话,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?
孔子认为孝要产生于内在的敬意,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,这才是真正懂得了孝法。这是孔子在孝法上帮人们清除了认识误区。
还有一句是:子夏问孝,子曰:色难,有事,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
意思是:子夏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(当子女的要尽到孝),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,仅仅是有了事情,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,有了酒饭,让父母吃,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?”
孔子认为,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人来说不成问题,但是有的人敬爱之心不够恳切。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,而在于心中真正所想所愿,孝顺不是表面文章,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,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,心生孝顺,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。
记得有一次,地点在办公室里,时间是下午,小A的父亲因为小A违纪,被我叫了过来,父亲要求孩子道歉,孩子不认为自己有错,就在父亲面前晃着拳头咆哮着说:“有本事你别让我上学,我就不道歉,看你能把我怎么着?”说话的语气很冲,导致他的唾液都喷到了父亲脸上,然后抹着鼻子,摔门而去。
那个父亲,看着自己已经上初三的儿子,消失在走廊尽头,他的脸色气得铁青,嘴唇颤抖,可是说不出来话,他身材虽然高大,可是低头像个孩子,好半天才抬起头,眼睛里充满血色,对我深鞠一躬,说:“老师,真对不起,孩子太不懂事了。”我赶紧安慰道:“孩子情绪太激动了,没事,等他稳定下来了我们再给他谈。”
第二天上课,我一走进教室,就看到这个孩子已经在自己的座位上了,我叫他出来,没有说他违纪的事情,而是给他讲他的父亲是如何辛苦工作,为了孩子能过得更好一些他是如何起早贪黑,同时还要在中午和晚上去医院照顾生病的奶奶的,又是如何给老板低三下四请假来学校的,最后问他:“你怎么能对自己的父亲那样说话呢?”孩子低头不语,脸上带着微笑,我的内心一阵酸楚。
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,自从自己有了孩子,生活变了,家里的所有事都是围绕着孩子办的,每天对孩子悉心照顾,担心她冻着热着,还担心饿着也担心撑着,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。我想,小A的父亲当时的心情,小A还理解不了,或许等他也成长为一个父亲的时候,才能理解吧。可是,我对他的低头不语,脸上带着微笑还是心有余悸。
快上课了,我走进教室,笑着说“同学们,老师上课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怎么样?”“好”,我把孔子的话背给他们听:“子游问孝,子曰: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”,有同学说:“老师什么意思?”,我笑着给他们解释到,大家都孝顺的孩子,都知道百善孝为先,可是我们能真正做到孝顺父母吗?如果以后我们养活父母,不能尊敬父母的话,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?”看大家沉默不语,我又说道:“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挣钱养活父母,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尊敬父母的心先表现出来。《论语》里还有一句话是:子夏问孝,子曰:色难,意思是孝敬父母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,仅仅是有了事情,儿女替父母去做,有了酒饭,让父母吃,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顺了吗?有的孩子动不动就因为一些小事对父母发火甩脸色,父母的心该有多难受啊?”然后我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有没有跟父母闹矛盾的时候,有没有对父母发火,有个同学还真是说了自己是因为什么事情跟父母闹矛盾,给父母脸色看,甚至好几天都不给父母说话,自己现在很多么愧疚。
其他同学掌声雷动,为这个孩子的坦诚和懂事喝彩,我偷偷观察了一下小A,发现他低着头不语,脸上没有了微笑。
几个星期后的一天下午,地点还是办公室,小A找我,说想去政教处请假,每天的下午第三节课后回家?我问他是什么情况,他说父亲得了脑溢血,在医院住院一个星期了,妈妈要上班还要照顾奶奶,父亲一个人在医院里没人照顾,每天吃饭都得自己一手举着点滴瓶子一手拎着饭,一瘸一拐的回病房。我拍拍他的肩膀说,“小A不小了,应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,我还以为你要回家打游戏呢?”他笑笑说:“怎么可能呢?想打也没时间啊。”说完,轻轻关上门,又一次消失在走廊尽头。
我们都知道孝敬父母不能等,不能等到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 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时候。每次碰到《论语》的片言只语都能让我思索半天。
钱穆老师在《论语新解》中指出:《小戴记·祭法》有云:“孝子之有深爱者,必有和气。有和气者,必有愉色。有愉色者,必有婉容。”人的脸色,即使内心真情的流露,色难即是心难。
无论是谁,和父母相处总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,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。
Copyright 2017 www.zz42.cn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郑州市汝河小区65号院 450000
电话:0371-68616980
豫ICP备180284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