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德曾经说过:“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”。是的,今年寒假我有幸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,南京市名师王栋生老师(笔名吴非)的《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》这本书,书中每一字每一句,都让我受益良多。
《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》,本书共分为五辑,第一辑《课堂,与未来有关》,第二辑《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》,第三辑《照亮课堂的光》,第四辑《常识、常理、常情》,第五辑《这些,与课堂有关》,每一辑都阐述了不同的道理,层层深入,那些充满智慧与思考的文字,像是一道道闪电,在我的脑海中,不时地划过,点亮我梦想的世界。
一、教育的初衷
从小,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。教育,在我心中是神圣的梦想,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优秀更加温暖,能够像阳光,把孩子们的梦想点亮。在前行的道路上,我有过不安,也有过迷茫,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,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,你犯的错误,很有可能会误人子弟给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。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,也让我能够不断进步,离目标近一点,更近一点……
整本书中,打动我,让我思考良久的话,有很多很多,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当属这么一段话:现在他到了课堂上,我未必能改造他,甚至对他也产生不了什么影响,但我有责任让他知道,在这个世界上,有很多人以另一种姿态活着,有人用生命去写诗,有人用热血浇灌思想;你也可以为吃馒头而活,但你不能践踏高尚和美丽。教育,是要让人成为合格公民,努力地让我们的学生不要去买人血馒头。
这段话,让我心里万分感动。在这个物质化充斥和烦杂的社会,教育,是世上的一块净土,或许清贫,但正是这些不忘初心的教师的这份坚持,让世界的未来更加美好。
二、课堂的启迪
吴非老师,是一位智者。从他的书中,读到最多的,不是拿着架子的说教,而是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。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无奈现状下,这位长者,没有把眼光聚焦在竞争和功利上,而是真正着眼于教育,他看到不平,摇旗呐喊,看到错误,敢于质疑,他站得更高,看得更远,他远离世俗,心怀未来,字字用心,句句有血,从教育的根源出发,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。
这让我感动,也让我自责。我总是读一段,思考一会儿,反省反省自己,看到自己做的正确的,心底升起小小的欢欣,看到自己做的错误的,心底涌起深深的惭愧。比如,吴非老师对于预习的重视,对于习惯的看重,以及鼓励孩子自己讲课大胆发言,自己窃喜这方面和吴非老师的想法及行为不谋而合。但是更多的反思,美其名曰教育是自己的梦想,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,自己也犯了很多的错误。比如“一言堂”,比如“填鸭式教育”,再比如……不知不觉,忘掉初心,用爱来绑架自己和学生,这是最可怕的事情。
我始终坚信,教育,根源于爱。这观念不错,可是如果爱的方式不对,那真的是害人害己。我自己的底子太过薄弱,比起孩子,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。时间匆匆过,一天眨眼间就过去了,每天的课堂,自己真正把握住了吗?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,我能够说每一节课堂都是成功的吗?……不能,我心底必须正视这个答案。教育,要对孩子负责,要对未来负责,所以,我必须重头审视自己,审视自己的课堂,不断提升自己,才算无愧于心。
吴非老师说:课堂只是教师全部生活的一部分,但有职业追求的教师会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教育资源并获得灵感。这种职业状态,来自对“学”的认识。即他首先是思考型的学习者,他能明白这节课要做什么,同时也知道这节课对未来意味着什么,对有追求的教师而言,每节课的作用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要做一位负责任的教师,一位有追求的教师。
三、自我的反思
什么是“素质教育”,什么是“应试教育”,目前我们的现状是什么?
答案告诉我目前我们提倡的是“素质教育”,可是心底里有个声音却说,目前现状是“应试教育”。班级里的孩子,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他们快乐成长,成为一个善良、乐观,真正的大写的“人”。可是我却知道,班级的大部分孩子,报的都有课外辅导班,有的学英语,有的学奥数,有的学作文……快乐不再单纯地属于他们,社会已经把这个环境变作了一个竞技场,人口众多的大国,你若想出类拔萃,必须也只能够靠竞争。
这是教育吗?
“教育的改革,无法等待社会启蒙,学生正在我们的课堂接受教育,教师不能等。在青少年成长的时期,要唤醒他们的思想。在普通教育中,教师要在每个环节注意学生的思维品质,一点一点地去做,有朝一日,学生才可能‘觉悟’”。
我见过这样的老师,有的教案从网上下载下来只字未改,有的作业不及时批改,有的把成绩不好的孩子丢在墙角,甚至从不提问从不关注……我也有很多的错误,有时课备的不够充分匆匆上课,有时缺乏对孩子自主思考的启迪……我可以勇于承认自己犯的每一次错误,可我更深深知道,教育无法重来,你把钉下的钉子拔出来,依然会留下疤痕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这句话用在教育上,也十分合适。有人说,教师,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。只有改变自己,才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可能,只有做一个好老师,才是真正对孩子负责,对人类的未来负责。教育的沃土上,才会真正开出最绚丽的花朵。
四、为什么出发
在我看来,书中种种教诲,汇到一处,那就是我们为什么出发,梦想的这条道路上,你前行和坚持的理由是什么,你为什么出发?比起教育的种种方法,种种理念,你出发的初心,更为重要。
“学生需要有精神的导师。学生求学,除了渴求获得知识、能力,也需要有精神向往和寄托,特别在青少年时期,他们需要有“人生标杆”式的人物在身边。这个标杆式的人未必是历史名人,未必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,也未必是媒体宣传的英模人物,而是他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、值得他们学习并景仰的活生生的人。父母作为亲人,有时起不到那样的作用,或者达不到那种理想的境界,于是他们会在学校里找寻,在社会上找寻。学校是他们生活时间最多的地方,在这里,学养高的老师,有精神号召力的学长,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景仰的人。他们需要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灵魂的导师。在他们心目中,这个人是真诚可靠的,像他们背后的一座大山;这个人坚定有力,能一下子把他们从泥淖里拉出来;这个人富有经验,总能在他们最困惑的时候点亮一盏灯……”
因此,比起学生,老师更需要学习。教育需要爱心,更需要智慧,有智慧的老师,就像是明亮的太阳,他的一言一行,能够照亮孩子人生的路。
我梦想成为这样的老师。思考我为什么出发,我是否还记得初心,我明白通向梦想的那一条路是什么,也许有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,也许有“实迷途其未远”,但我坚信心诚则灵,初心比一切都重要。
教育,是生命与生命的共舞。灵魂和思想的碰撞,犹如一道道闪电,犹如一次次蝶舞,领舞的那只蝴蝶带来最美丽的光,这世界,希望便处处绽放……
Copyright 2017 www.zz42.cn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郑州市汝河小区65号院 450000
电话:0371-68616980
豫ICP备18028469号-1